成为医学博士是一种什么体验?首先......你得爱背书
周末好!
这一期专栏的预告发出后,科学人的后台就收到了很多充满期待的留言。
医学生总是能勾起很多话题:漫长的学习周期、高强度的工作、社会上对从业者两极分化的评论、神秘而又带有恐惧色彩的人体解剖……读临床医学博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各种滋味还得让身在其中的人来讲。
今天,让我们来听一个围城中人的自白:科研在左,临床在右,无限挣扎在其中。
下期预告:据说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,于是我入了生物的坑...
**专栏中所涉及的内容为嘉宾自身的经历,仅供参考,不同院校/专业/研究方向的博士在研究和生活方面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哟**
从将所有志愿都填成“临床医学”的18岁到现在,一直“宅”在医学院的我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人生里一个又一个十年。依从专栏讲述亲身经历,给围墙外面的人一些参考的宗旨,我很不严肃地写下了以下的“自白”来回顾博士生涯,自曝内心以求关注,期望博得各位看官会心一笑。
太长不看版
临床医学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选择,治病救人无上光荣,使命感爆棚
目前中国医疗环境激荡,学习周期长、劳动强度大,存在人身和健康风险
我的博士生涯有强烈的个人特色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
1
论我为什么学医并坚持到了博士
论起学医的理由,可以不完全归纳为四个流派:偶像派、现实派、继承家族派和误打误撞派。偶像派多是在年少无知之时通过书籍、影视作品等“认识”了某一炫酷的医生形象,或者在真实生活中接触到了某一从医的“人生导师”,心向往之走上了医学之路。现实派多是考虑到学医是一门技术,什么时候都不会失业,养家糊口有保证。继承家族派就是一家子都是学医的,从小就在医院大院里长大,觉得医院有种家的感觉,不觉得除了学医有什么其它更好的选择。误打误撞派就是各种志愿都填了填,最后调剂/被家人逼迫/其它神奇力量的作用之下到了医学院。
我个人学医的理由属于偶像派和现实派的结合体。高中时一度沉迷于鲁迅、毛姆、契科夫等弃医从文者的“骨感”文风,觉得学医方能得此风骨(也有可能是更为深层次的尚不能被我意识到的原因)。再者年少的我觉得干医生这行关乎人的生老病死,实实在在的被人需要着。带着叛逆期的冲动,不顾家人的反对,将所有的志愿都填成了“临床医学”。为了“自主”,还填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学校以明志。谁知道,一入此门深似海,本科、硕士、博士陆续走过,已然在他乡度过了和家乡一样长的时间。
不得不承认,医学自带学海无涯属性,古有张湛曰:“世有愚者,读方三年,便谓天下无病可治;及治病三年,乃知天下无方可用。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,精勤不倦”。精勤不倦地畅游于学海,学海就会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,让知识带来满满的安全感,完全就是个知识成瘾者的养成类游戏。经年之后整个人的画风就会变成这样的look:
我是一个跟各种免试无缘的人,也就意味着从本科到硕士,从硕士到博士之间,我有两次可以选择的机会。如果说考研时随大流的比重比较多的话,考博是我自己独立的选择。其中也有纠结反复,之所以硬着头皮走下去,一方面是总觉得自己技能树不够,一方面是因为害怕一旦停下来就没有了动力。回想起来很多重要的选择并不是依靠理性的权衡,更多的是埋藏于心底的情怀,无论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是理想主义。从医的心就像是一条水脉很深的河流,地表水面时宽时窄,旱季几近断流,但是总有一线水流持续至今。
2
我的博士生活是啥样的
我的博士生活基本由三种模式构成:病房模式、实验模式和门诊模式。
这应该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们共有的经历,只是不同院校和各个亚专业这三种模式所占比例有所差别。这样安排的理想是一手抓临床,一手抓科研,两手都要硬。每天早晨起床,要出门诊或者病房的话就带着背书达人的脑子,谨记前人教诲;要做实验就换个有探索性的发现未知的脑子,千万不要弄混。
开启病房模式
图4: 病房是个有故事的地方
医院的住院部是大部分医学生进入临床阶段的开始。除了专业上的诊治,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病情是重要的一环。根据我的经验,交代病情首先要会中国话,虽然全世界都说中文,但是来自不同地域的病人自带方言技能,在病房宅久了,不出方寸可尽得各地方言之精髓。其次,交代病情要避免“知识的诅咒”,也就是医患在医学信息上的不对等造成的交流障碍。毕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去念个医学院再来沟通病情,怎么解释病情就是各显神通了,各种段子由此而生。还要考虑到病房的家庭伦理剧属性,明确家属里能够做决断的人选,减少亲属之间的推诿而浪费的抢救时间。全年无休,日夜交替的病房生涯中,对各类电视剧就丧失兴趣了,每天的现实比戏剧还要戏剧,有时间不如补眠。
切换实验模式
图5: 何时能毕业的忧伤
既然选择念博士,实验室都是得混一圈的。大体上实验内容跟生物系类似,想当年我就是混迹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萌妹中的老腊肉一枚。当然,课题还是会偏临床方向的,为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贡献一点力量。
学医需要背很多书,背书等身不是一句空话。每一句被写进书里的话其实都不简单,往往是几代博士的持续研究的结果。总的来说如果是研究致病机制的话,套路一般是这样的:一个博士找到了一堆危险因素,然后Ta毕业了;另一个博士用其中一个因素造了动物模型,然后Ta毕业了;接着好几个博士找其中的信号通路,之后他们都毕业了。又或者是循证找出疗效好的用药方案:一个博士回顾既往病例,发现了生存期较好的一组方子,然后Ta毕业了;又一个博士设计了不同用药方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,然后Ta毕业了;几个博士完成了临床试验,统计出了生存差异,然后他们也毕业了;接着好几个博士找出其中的分子机制,之后他们都毕业了。最后研究组总结工作的时候写了篇综述,把自己组的研究和其它研究组的成果求同存异一下,得出了一个结论。大牛写书时觉得这个结论不错,把论点写进了书里。
读博后在抱怨死记硬背的同时,也逐渐体会到书里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是几代研究者的心血。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,还得有忘记旧版本并自动转换至新版本的功能。当然,对每一个挣扎在博士生涯里的人来说,每天脑海里回荡的就是:实验做完没?结果能用不?文章接收没?标书中了不?你什么时候毕业~什么时候毕业~什么时候毕业?
切换门诊模式
图6: 门诊什么情况都会发生
医院的门诊大楼是个堪比春运火车站的地方,而且持续保持着春运的状态。安排了门诊的早晨是一定得用扎实的干粮填饱肚子再出门的,重点在于“干”和“饱”,不然难以连轴转。虽然每个病人的接触时间得限制在几分钟,但是新病人问诊过程中得走过完整的诊断流程,初步完善检查,决定收不收住院;复查的病人得评价疗效,算着医保开药,安慰并鼓励病人继续随访。庞大的基数决定了门诊的百态人生,七大姑八大姨带着孤女看病但是不愿意治疗,类似疾病的病友们定期在门诊“聚会”比谁进步大,急诊病危的病人家属哭诉着要求收住院但是病人要回家……大量的情感冲突在一个小房间里不断爆发,也难怪门诊是伤医事件高发的地段。
某人常被教导:病人都是老百姓,一得病都慌了,哪能懂得医院里的门道 45 33897 45 15534 0 0 3079 0 0:00:11 0:00:05 0:00:06 3080咱能多说的就多说一句,能想到的就提醒一句,与人方便,与己方便。原先不能体会其中智慧的我在经历了各种行政手续办理之后,深以为然。现在对空腹测肝功能的解说已经从“记得空腹”变成了“来测之前8小时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,不能喝水,什么酸奶、果汁?那也不能喝”。
3
将心比心,其利断金
在我刚大二的时候,教我们诊断的老师就语重心长地劝我们转行。那个时候整个舆论环境还没有现在这么激烈,在网上搜索“伤医”也没有多少新闻,医闹生存手册还没有流传,三年又三年的规陪政策还没有面世,但是挣扎在一线的人们仿佛预见到了未来十年的变迁,对着青涩的我们提出了忠告。虽然我没有听从告诫,但是依旧很感谢这位老师将心比心的劝说。
从医是能体现人生价值的,治病救人无上光荣,使命感爆棚,这也是在大多数国家医生受人尊敬的基础。学习周期长、劳动强度大是全世界医学生都要面临的挑战,三十而不能自立是残酷的现实。面对两次可以脱坑的机会,我选择了继续填坑也不是因为脑子里那150毫升的液体。除了对已经付出的机会成本的不舍,也是理想主义在作祟,一直用“最坏的时候或者就是最好的时候”来自我催眠,或许在黑暗的路上走下去会渐渐看见光明。
从2012年哈医大事件开始,中国医疗环境日渐激荡,破窗效应持续升级,从医的确存在人身和健康风险。何以解忧?就我个人而言,当年丁香园滚动播放该事件时我是有强烈共情的,一时郁闷难以排解,闲逛时接触到了MOOC(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),跟了一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课,认识了各国学医的小伙伴们,深觉学医在各国都有无数的槽点,争论好坏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之后不断升级的严峻形势,让我在不断挣扎中变得麻木。只是希望数十年后,选择继续从医的我们不用后悔当初的芽儿浸透过奋斗的泪泉,洒遍了牺牲的血雨。
作者名片
编辑:婉珺
排版:晓岚
读(过)博的你,是不是也对自己的专业有话要说?
给后台留言,或者添加科科微信(guokrscientific)发送“博士有话说”,加入我们的专栏!
科学人周末专栏:我的专业是个啥?
科学人段子手们以“过来人”的亲身经历,向你讲述读博意味着什么,不同专业的博士生们每天的日常是什么,读博前和读博后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,没有对象的时候该如何度过漫长的单身生活,进口洗发水和国产洗发水在缓解脱发方面的不同表现……
建筑学、生态学、语言学、心理学、考古学、生物学、数学……他们曾经或正在那些你想了解细节的专业刻苦研究。
还没读博士的你,是不是好奇过:
PhD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?
他们每天都在干什么?
他们毕业之后好找工作吗?
他们都找得到对象吗?
他们真的都在遭受脱发困扰吗?
在考虑读博士的你,是不是在犹豫:
我该不该读博?
我该选哪个专业来读博?
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?
到底该先找对象还是先读博?
读博之后如何保持头发的飘逸浓密?
关于博士,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?你最希望了解的专业是什么?留言给我们,你的问题大概可能也许基本上都将得到解答!
前期精彩回顾:
第4期:你这个化工博士……很危险啊!
第5期:心理学博士是做什么的?冤死我算了,我真的不是算命的……
第7期:什么?设计学的博士还可以这样读?一个清华美院博士的自述
第9期:看到“纳米材料”就觉得是大忽悠?真·纳米材料博士有话说
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
本文来自果壳网
转载请联系授权: sns@guokr.com
投稿请联系scientificguokr@163.com
科研最新进展
学术最新动态
顶级学者的思考和见解
欢迎扫码关注
【扩展阅读】看到“纳米材料”就觉得是大忽悠?真·纳米材料博士有话说